铠装机的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:准备阶段、操作阶段和完成阶段。
一、开车前质量控制
1) 在夹紧铁芯之前,根据设备检查的要求检查设备的状况。必要时,启动设备试运行,检查相关部件的运行情况,检查各种保护开关是否有效。
2) 在将电缆芯安装到机器上之前,必须检查是否有合格的票证,并进行审查。电缆芯表面清洁,无损伤。
3) 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包装材料和铠装材料。
4) 应按工艺规程悬挂卷绕和装甲装置,并选择适当的牵引速度、卷取卷筒和模具。
5) 钢带复卷应严密,复卷时应清除有夹层、毛刺、砂眼、锈蚀缺陷的钢带。
二、粗化过程的质量控制
1) 将电缆芯穿入并与导绳连接。
2) 低速启动设备,运行一定长度,停机后检查绕组及铠装参数。同时,再次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。
3) 确认符合要求后,即可正常运行。在作业过程中,不得擅自离岗。按《半成品检验规程》要求,巡回检查铠装外径及外观,并做好记录。
4) 包装带的搭接率应符合要求,一般不小于25%。
4) 铠装外径应经常测量,并在工艺控制范围内(± 2毫米)
5) 钢带接头允许在铠装过程中使用。接头应平整、牢固,接头边缘无毛刺、锐角等。
6) 电缆排列的间距应与电缆芯线尺寸和卷取速度相适应,严禁严重交叉排列。线圈不应过满,一般应低于线圈边缘50~100mm,卸线圈时应注意防止损坏线芯
三、竣工后质量控制
1)每盘铠装缆芯卸车后应认真填写工艺卡和各种报告,确保半成品的流通质量。
2)下车后,对每盘铠装电缆芯重新检查是否符合要求,并放置在指定地点。3) 工作结束后关闭电源,防止误操作造成设备故障。4) 清除现场多余的材料,防止混合。
5)交接班时,下班后将本班作业及未完情况移交接班人。
上一条: 押出机分类及用途
下一条: 悬臂式单绞机的设备用途